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产品搜索

联系我们

联系人:蒋经理
电话:4008750250
手机:18066071954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纬地路9号
Email: zhangxiangwen@cobioer.com

技术文章 / article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近期淋巴癌重磅级研究一览

近期淋巴癌重磅级研究一览

原载自:www.yinghetongdai.com[技术资料频道]  2016-09-22  浏览次数:1718

淋巴癌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也是近年来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不但逐年增高,而且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门诊中青年人群逐渐增多,甚至还有儿童患病。淋巴癌虽然治愈几率很大,但仍有不少人因此失去了生命,比如央视名嘴罗京、日本演员高仓健、演员李珏、徐婷等。

淋巴癌的致病因素有很多,比如病毒感染,辐射和化学致癌物等,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很多研究来深入研究淋巴癌的致病机理及新型治疗手段,当然研究者们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去年年底,伦敦一个淋巴癌晚期的的婴儿经过一项新型的癌症治疗后发生了振奋人心的变化:病情开始好转,研究者们利用了基因修饰过的成熟T细胞来对癌细胞进行大规模狙杀,如今来自的研究者都在不断探索新型疗法来治疗淋巴癌。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年来淋巴癌领域相关的重磅级研究,与各位一起学习。

【1】Blood:利用免疫系统阻止淋巴癌复发

doi: 10.1182/blood-2012-05-432393

在获得大有希望的早期实验室研究结果之后,英国科学家们希望淋巴瘤病人可能受益于一种触发身体自己免疫系统抗癌性质的新药物。

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当与化疗联合使用时,这种新药导致的长期存活概率有望是单独接受化疗时的4倍。

对很多淋巴瘤病人而言,疾病复发是经常发生的,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这项新研究证实化学物R848能够被用来让免疫系统做好对抗癌症的准备。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Blood期刊上。

化学物R848给在免疫细胞表面上发现的受体分子发送信号,促进这些细胞发挥作用。受体通过识别有害试剂和指导免疫细胞作出反应而在这种细胞的功能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已证实注射R848能够导致特异性的抗淋巴瘤免疫细胞(具体而言就是杀伤性T细胞)快速增殖。

【2】JLB:新抗体药物将淋巴瘤细胞困在血管再进行“剿灭”

doi:10.1189/jlb.1HI1114-549RR

淋巴瘤是一种影响淋巴细胞的癌症。这种疾病起源于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脏或骨髓),在扩散入血之后不仅会渗透到其他淋巴器官还会侵入其他组织。这种疾病会变得非常具有侵袭性,还会抵抗化疗药物的治疗。

zui近来自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为淋巴瘤病人带来了希望。他们使用了一种抗体来阻止淋巴瘤细胞迁移,进而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这种免疫治疗策略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的,但该方法为治疗淋巴瘤找到了新的道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上。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其他细胞一样,淋巴细胞也无法抵抗致癌突变,也会发生增殖失控。随后癌变的淋巴细胞会在血液中自由循环,并扩散到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瘤。

【3】Oncogene:C-rel抑制B淋巴瘤生长机制

doi:10.1038/onc.2015.399

NF-KB信号通路能够参与调节癌症细胞生物学的多个方面,因此它被认为是促进肿瘤的重要通路之一。然而,NF-KB是由多个亚基构成的,对于其中的各个亚基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哺乳动物细胞内的NF-KB由五个亚基组成,包括:RelA/p65, RelB, c-Rel, p50/p105 (NF-κB1) 以及 p52/p100 (NF-κB2)。RelA 与 c-Rel参与了由IKK-b介导的经典的NF-KB信号激活,其中c-rel被认为与淋巴瘤密切相关。C-rel表达于B细胞的各个发育阶段,其中在成熟的B细胞中表达量zui为旺盛。c-rel缺失突变的小鼠B细胞能够正常发育,但其存在一定的免疫缺陷。包括B细胞增殖、激活能力下降,生发中心异常以及周质区域B细胞数量下降等等。

【4】PNAS:新型RNA运输系统或可治疗外套细胞淋巴瘤

doi:10.1073/pnas.1519273113

由于平均存活时间仅有5-7年,外套细胞淋巴瘤(MCL)被认为是zui恶性的血液癌症,而其疗法也几乎没有;每年大约有三千美国人被诊断为该疾病,尽管抑制外套细胞淋巴瘤发生转移的个体化疗法的开发正在不断进展,但系统性治疗药物向癌细胞中的运输一直都是癌症研究领域的一大挑战。

近日,刊登于杂志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们就开发了一种新型的RNA运输系统,其或许可以帮助成功抑制动物模型和MCL患者组织样本的白细胞中癌症相关的蛋白质的增殖;研究者Peer说道,MCL就是遗传学研究的一个标志,在85%的病例中,定义恶性和原型B细胞淋巴瘤的特性就是基因CCND1活性的增加,其会引发细胞周期蛋白D1发生3000至15000倍的增加,细胞周期蛋白D1可以控制细胞的增殖,而利用siRNAs引发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下调或许是治疗恶性疾病的潜在手段。

【5】科学家鉴定出急性骨髓淋巴瘤特异性调控蛋白,或可用于临床治疗

英文原文报道:New sensors promise better picture of world ocean health

急性骨髓淋巴瘤是一类疾病恶化程度zui高的癌症之一:患AML之前没有明显的预警,而在被确诊患有AML之后即只有5年的存活期。然而,目前临床上正在提高针对AML的治疗方案,根据来自Walter and Eliza Hall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已经鉴定出一类对血癌扩散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蛋白质。

这类关键蛋白名字叫做Hhex,通过阻断其分泌,癌症的恶化进程即受到阻断。下一步研究者们计划观测这一机制能否作用于人体,不管怎样,前期的数据结果还是很有希望的。

研究者们发现当Hhex被阻断之后,淋巴瘤即停止了无限制的扩增。另外,正常血细胞中并不需要这一蛋白。这一特性使得利用该蛋白的阻断进行癌症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大多数现存的治疗方法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并不高,而且会对正常细胞产生负面影响。Hhex是仅仅对癌症细胞有作用的蛋白质,这意味着我们在临床治疗时不必向以前那样考虑其毒性的影响”。

【6】Nature子刊:中国科学家发现淋巴瘤治疗潜在靶点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联合我国血液/肿瘤临床多中心研究机构的17家医院,对/T细胞淋巴瘤(NKTCL)这一具有*地域性和临床特征的血液肿瘤进行了基因组学、分子病理学和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取得了医学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相关研究7月20日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

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恶性增殖的特殊类型淋巴瘤。该病在亚洲地区人群中相对高发,发病凶险,预后很差。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和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教授赵维莅带领研究团队,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25例NKTCL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解读了基因组中基因编码区域的信息,并通过多中心研究机构平台,在扩大的80例NKTCL患者样本中进行了全面验证。

【7】Nature Com:淋巴瘤恐与代谢损伤相关

doi:10.1038/ncomms8768

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有证据表明,新陈代谢(细胞中能源生产)中断与普遍的,往往也是致命类型的淋巴瘤相关。这一发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新陈代谢和癌症之间有关联”这个论题已经被提出或推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鲜有直接关联证据证明代谢酶中基因突变。医学博士Ricardo 说。

“我们发现代谢失衡可致癌,”Aguiar博士说。研究团队成员包括来自健康科学中心医学和生物化学部门的成员,调查人员来自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一组奥地利的合作者,他们发现编码D2-羟戊二酸脱氢酶(D2HGDH)的基因在一种癌症中发生突变,称为弥漫型巨型B细胞淋巴瘤。变异的淋巴瘤细胞显示缺乏一种称为α酮戊二酸的代谢物(α-KG),该产物是维持细胞稳定与健康所必须的。

【8】EJI:淋巴瘤如何逃离机体的免疫监视?

doi:10.1002/eji.201445375

免疫系统中的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有效避开恶性淋巴瘤细胞,因此其被认为可以开发一种潜在的治疗淋巴瘤的手段,然而肿瘤附近的自然杀伤细胞却会失去功能,近日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阻断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特殊机制,以及如何解除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被抑制,相关研究刊登于杂志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其可以为机体提供抵御外来物质的先天性免疫力,同时改变内源性物质的结构,当然这似乎也适合于肿瘤。淋巴结肿瘤通常称为淋巴瘤,其是一种源于B细胞或T细胞的恶性肿瘤,B细胞淋巴瘤非常难以治疗,早期研究显示NK细胞可以潜在攻击B淋巴瘤细胞,在活的有机体中,通过NK细胞控制的肿瘤的清除非常有限。

【9】AJHG:研究确定淋巴瘤的遗传风险因素

doi:10.1016/j.ajhg.2013.05.020

滤泡性淋巴瘤常由染色体14和18之间的易位引起,易位导致一种致癌基因BCL-2过度表达。 zui近,A*STAR科学家共同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这种生长缓慢的血液癌症类型中,遗传因素还扮演了另一个角色。

他们发现,免疫相关基因HLA-DRB1编码的一个氨基酸变异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染上疾病的风险会升高。

2009年以来,一些独立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组区域变异可以用来解释滤泡性淋巴瘤相关的部分遗传风险。

此区域包含构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的基因,HLA是免疫功能重要的介导因子。然而,科学家并不知道负责巴瘤淋风险的确切基因序列。

【10】Cancer Res:科学家发现肠道细菌可引发机体患淋巴瘤

doi: 10.1158/0008-5472.CAN-13-0022

近日,来自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活在肠道的特定类型的细菌或许是引发机体淋巴瘤 的罪魁祸首,淋巴瘤是一种白血细胞癌症。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杂志上。

在啮齿类动物中,肠道细菌可以影响其肥胖、肠炎 以及某些上皮样癌,上皮样癌又可以影响胃部、肝脏及结肠面。然而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到底是哪种细菌可以引发机体患淋巴瘤。

在人类肠道中生活着1000多种不同的肠道细菌,肠道的细菌细胞数量为100万亿个,机体中超过90%的细胞都属于细菌,每一个人机体的微生物组组成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生活在不同人群机体中的细菌类型以及其饮食和生活方式。

研究者Schiestl想知道,是否由于不同人群机体微生物组的差异影响个体患淋巴瘤的风险,如果改变微生物组是否可以降低这种患病风险,通过对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种B细胞淋巴瘤遗传性疾病)的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在患病小鼠中特定类型的细菌相比其它细菌生存时间更长一些,而且患病小鼠机体中引发淋巴瘤的基因损伤也更少一些。

 

 

化工仪器网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
Baidu
map